刘建军 梁祯婕:论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
日期:2022-06-09  作者:[db:作者] 来源:hahabet[db:来源]  浏览量:9

【编者按】爱国主义是表达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真挚情感、道德准则、政治认同和坚定行动,在新时代的中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体现在:它是源自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持久力量,是发自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深沉力量,是汇聚亿万人智慧汗水的磅礴力量,是转化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强盛力量。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正能量。

“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1]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深情回望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亲切礼赞中国人民澎湃沸腾的爱国之情,热情褒扬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究竟源自何处、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厘清这一问题,有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规范。

一、爱国主义是源自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持久力量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文明之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并且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这种“硬核力量”厚重而隽永。

(一)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的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2]中华民族是数千年来逐步演变与发展而来的政治-文化共同体。在长久的历史变迁进程中,众多独立且分散的民族历经冲突、融合等形成统一而又兼容个性的民族共同体,并不断发展出绵延垂久的中华文化。古代中国并非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天下,尽管王朝更迭交替,但始终存在一个超越了具体王朝政权的政治-文化共同体,具有宗法伦理、礼乐典章、语言习俗等的文化连贯性。爱国主义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这一时代的爱国主义具有原始朴素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乡土的亲近眷恋、对家族部落的归属依赖、对部族普遍意志和共同利益的关切维护。秦汉以后,随着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巩固,“爱国”的观念开始涌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确定形成[3]。在此之后,爱国主义逐渐成为贯穿封建王朝盛衰始终、承续数千年文明传统的精神红线。历朝历代都不乏胸怀天下、兼济苍生的爱国英雄,书写了披肝沥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屈原感伤国事、上下求索;苏武坚贞守节、不辱国格;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忧国忧民、诗以咏志;文天祥一片丹心、宁死不屈等,无不彰显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宏伟远大的爱国抱负。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遭遇内忧外患,在列强欺凌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近代历史的主题,中国人更加迅速地明晰和重构了自身的国家意识,在文化和政治归属上更加严格地区分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外域,爱国主义也表现得更淋漓尽致、悲壮动人,既有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前赴后继、以身许国,也有“义和团”“太平军”等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代表的反侵略斗争。既有像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倡导维新变法的仁人志士,更有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英豪。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始终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近百年来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贯穿在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程。一部中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显明和升华的历史。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厚重的历史铸就了历久弥坚且愈发光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群体在一定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和长期共同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反映本民族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理想信念和精神气质的价值体系。[4]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民族魂”,支撑民族国家恒久的繁荣发展。黑格尔认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个人对于民族和国家普遍精神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基础上建立起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价值准则。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则更加明确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5]

古代中华文明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广泛吸纳、融合了许多气质迥异的多民族的文化因子,其根基在于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力,形成了从中原到边陲再到外邦的等级性的“差序格局”,与封建朝贡体系以及同心圆治理秩序保持了文化与政治的协调性。古代中国的家国天下认同,家是以血缘为前提的宗法家族,国是以王朝为基础的政治共同体,而天下则是中华文明共同体。王朝盛衰无常,生灭难测,但中华文明必定一以贯之,只要礼乐义理存在,中华文明就存在。诸子百家、释儒道等各派思想也加速和推动了文化碰撞交融的进程。价值多元、风格迥异的各派思想元素之所以能融通为一个有机整体,积淀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根本上离不开爱国力量的推动和聚合。

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机理[6],以其统领性和整合力持续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流砥柱。中华民族精神并非是各个民族精神的简单叠加,而是建立在总体共识基础上的精神体系,它主要包括中华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等。[7]爱国主义能凝聚起各个民族成员的最大公约数,培植全体中国人崇高的使命感以及忠于国家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使其逐步认识和觉解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的政治-文化统一体,而中国则是一个有着明确主权和利益的政治实体。爱国主义将人们质朴的乡土之情、宗族之依提升到对家国之邦的整体性认同和热爱,将各民族对本区域属地的守护意识逐渐扩展至对国家主权和领土的责任感。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与激荡中,爱国主义始终以中国的整体发展为价值旨归,吸纳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粹,有取有弃,剔除不适应时代变迁与滞碍中华民族长足进步的观念,进而融汇到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中来。中华民族精神在萌生之初便具备了较强的包容性,在自身不断丰富嬗变的基础上,与多元文化与精神系统求同存异,并逐步形成一套系统而稳定的精神发展机制,维持中华民族总体精神的绵延更迭。即使中华民族在曲折历史进程饱经沧桑与艰辛,中华文明多次遭受打击与破坏,但最终都能在爱国主义的精神导引下重整旗鼓、焕发生机。

二、爱国主义是发自中国人内心的深沉力量

爱国不是昙花一现的热情、空洞浮泛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是亿万中国人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家园的依恋,对国家这一命运共同体的热爱,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诉求和坚定信仰。这种“硬核力量”纯粹而深沉。

(一)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在古代中国,个人的行动和生活的意义被置于家国同构的框架之中才能得到理解并获得价值的正当性。当代中国,个人依然需要在自身前途与家国命运相统一的前提下来规范自身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8]爱国主义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对家的渴望、对国的依恋和对家国统一的体悟,因此它不是外在的约束力量,而是内在的自觉自愿的主体精神。中国人缘何会有浓重的家国情怀并生成主体精神?家与国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中有着怎样的意义?这需要深入人的生命内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相互关联中来把握和理解。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理解,人的生命具有双重性,人来源于并依存于自然界,但人又是超越自然性的文明性存在。对于动物而言,在所属的物种尺度内完成生存繁衍活动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较之于动物,人不能仅仅依靠先天本能存活,人之为人更重要的前提是认识并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确立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先贤历来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不仅为人的生存提供安全、庇护和稳定的生活来源,更被视作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枢纽,是从“独善其身”通往“兼济天下”的桥梁,因此家也承担起了人的安身立命之根柢这一重要职能,中国人更倾向于在家园中确证生命的存在与生活的意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等,都是生命对家园的眷恋、对归宿的追寻。因此,对于中国人而言,家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亲情温度和人性光辉的情感空间和价值空间,对于故土和家园,人们总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心理上的归属感。

家国一体是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特征,其以宗法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以个体的修身养性为出发点。古代西周把氏族组织扩展为政治组织并确立相应的政治建制,形式上虽突破了氏族组织的分散性而形成了民族国家的雏形,但实质上仍以宗法血缘亲疏来维系统治秩序,从此之后基本形成了数千年的家国一体的社会格局。依附于这种社会格局所形塑的社会观念就是所谓的“家天下”认同,“家天下”并非自然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文化概念,是融涵了家与国所构成的伦理世界。这种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中国传统伦理蕴含着爱家与爱国的双重情怀,思乡恋家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基础,热爱祖国则是对思乡恋家的理性升华。

现代社会处于由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之中,但家国情怀并未付之阙如。相反,在日益原子化、陌生化的社会中,家国为人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坚实的价值支撑和牢靠的意义归属,它使人的存在得以踏实的安顿,并得到了必要的精神引领与培护,由此个体才逐渐摆脱了精神的孤独、虚浮和焦躁,获得了“家园”感、根源感。在这一意义上,家国就是人的心灵力量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而爱国主义则负载着人对于自身、他人和国家存在意义的理性觉解、文化认同、心灵归属和情感依托。总之,家国情怀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表征着中国人对个体自我、民族文化与国家制度的基本认同,这种文化传统既契合了中国人的人性根基和心理诉求,也筑牢了爱国主义精神勃兴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基础。

(二)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深刻的内在信仰

当今社会,面对加速的生活节奏和沉重的社会压力,人日益感受到不断丰满的物质生活和相对贫瘠的精神生活之间的尖锐矛盾,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寻求信仰依托和提升生命境界愈发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内在渴求。依据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发展三形态的学说,当今社会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阶段之中,世俗利益和价值往往成了人的生命追逐的重心,“科技理性、大众文化与商业资本,构成了形塑人的精神生活的主导性力量”[9]。传统的宗教信仰渐趋瓦解,现代人不可避免地遭遇心灵内在秩序的紊乱。那么,如何在这个世俗化时代建立超越宗教神学的信仰和普遍的价值认同?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应当持守的信仰体系,而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价值要求,引领并塑造着中国人崇高的信仰。爱国主义重在把一个国家内所有成员的认同向国家归属层面整合,强调国民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的本源,在社会内部极大地强化了所属国家主权、疆域的权威性与神圣性,赋予国家认同以崇高的意蕴,不容丝毫的冒犯和亵渎,令人崇敬和神往,这实则契合了爱国信仰的建构过程。爱国信仰是指人们在能清晰地认识祖国、真诚地热爱祖国基础上达到的对祖国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意味着甘愿为国奋斗的强烈责任感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当社会成员在爱国信仰所形成的氛围中互相激励和鼓舞时,他们的心灵必然会得到熏陶和净化。当国家面对艰难险阻之际,每个人都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践行自己的使命、捍卫自己的信仰。对于个体而言,必须有所“信”与“不信”,如此才能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某种确定性,借以超越自身存在的有限性,摆脱日常生活的重复和琐碎所带来的精神的虚无和困顿。较之于宗教信仰,爱国主义的信仰使人们的生命有了更加现实而稳固的根基,也赋予了日常的爱国情感以稳定性和持久性。反之,如果爱国主义不能引领中国人的崇高信仰、不能成为中国人牢固的精神支撑,那么中华民族就失去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根本性力量,中国人民的团结幸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奢谈。

三、爱国主义是汇聚亿万人智慧汗水的磅礴力量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个人意识,更是一种集体意识;是一种个体力量,更是一种集体力量。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联结亿万人民的强韧纽带和汇聚亿万人民的宽阔河道,它将每个中国人报效祖国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一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前进洪流和磅礴伟力。这种“硬核力量”强劲而炽烈。

(一)爱国主义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韧纽带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之所以能够聚合统一且历久不衰,关键在于中华民族整体对各民族的强大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包括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整体的高度认同,包括各民族之间手足情深的亲和力,也包括全体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由衷的敬重与自豪。数千年来,各族人民筚路蓝缕、肝胆相照,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共同心态和行为准则,即使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国家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各民族都以建立统一的国家为根本的政治目的,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在历经风雨与分合之后作为一个整全的政治共同体延续下来。而当一个国家遭受内外压迫,对其生存产生极大威胁之际,更容易催生国家意识、强化团结意志。近代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共赴国难、同御外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近代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国民开始基于统一的“中华民族”概念来理解中国,“中华民族”一词并非古已有之,它是近代中国人形成的民族自觉的新概念和新符号,[10]明确维护多民族国家之整体性和统一性,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寄托实现全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夙愿。

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爱之“国”在地理、政治、文化等内涵上有所差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对象非常明确,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承载着各民族成员对社会主义国家繁荣富强与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汇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共识和利益诉求,更容易激起各民族成员的关注与共鸣,形成价值共识和强大合力。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各族人民也开辟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团结局面,各民族的关系总体上表现出和谐稳定的态势。但仍有些别有用心的国内外敌对势力过分强调少数民族与汉族利益的差异和博弈,在不同民族之间蓄意制造隔阂和分裂,对我国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带来一定的威胁,这既有悖于中国数千年民族关系格局和文化传统,也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国家整体利益。

爱国势必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社会主义国家克服了个人或民族与国家的抽象对立,国家盛衰和民族荣辱息息相关,国家利益和各民族利益内在一致。只有国家实现繁荣强盛,才能切实保障各族人民的安全与发展;同时,各民族的繁荣发展也必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五个认同”等发展民族关系和完善民族治理的新理念,在此指引下,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也越来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1]。总之,爱国主义是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题中之义,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纽带,筑牢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二)爱国主义是国家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事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通往共产主义光明前景的必经阶段,一方面中华民族迎来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制约。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2]为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生需要相应的历史条件,它根植于当代中国生产力水平的跃升这一基本前提,也有赖于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劳动既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活动,也是推动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3]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考察劳动,将劳动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内在统一起来。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在扬弃了资本逻辑与异化劳动的市民社会基础之上,是全体独立劳动者能够自由支配其劳动、自觉发扬其个性的自由人联合体。因此,劳动者的自由自觉意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扬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4]。概言之,劳动观念的正误、劳动能力的有无、劳动动力的强弱不仅关乎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也关乎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更关乎着国家建设和事业发展的质与量。

爱国主义能提振劳动者的精神状态,赋予其强大的内驱力,激励其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来。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爱国主义充分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现实呼唤。它要求人民积极进取,将对祖国的爱转化成强大的行动力,不断改变世界、创造未来,推动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爱国主义能够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和奋斗热情,唤起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促生全体社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统一战线,号召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年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做精忠报国的新时代奋斗者,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坚守在国家建设最前沿和最重要的岗位上,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一致追求。

四、爱国主义是转化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强盛力量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硬核力量”,不仅在于它是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一种强大的主体力量,更在于这种主体力量外化为一种强大的客体力量,即建成强盛的国家,体现为我国不断壮大的综合实力。这是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最直观、最集中的体现。

(一)爱国主义转化为国家实力的强盛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本身构成了国家实力的一部分。国家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当今全球现代性背景下,国家实力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非物质性实力在国际竞争的作用愈益凸显,特别是文化与精神实力等“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5]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考察要素,除此之外还必须要看国家的凝聚力、民族的精气神。首先,缺少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昂扬的精气神,一个国家或民族就难免精神颓丧、人心涣散;有了凝聚力和精气神,纵使国家硬实力一时落后,也终究会挺直腰杆、不输骨气、积攒底气,进而不甘人后、自我施压、奋起直追,在国际舞台上照样能赢得尊重。其次,经济全球化进程激化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实力较量,爱国主义成为一种愈益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其存在的合法性并未消弭,反而成为世界各国在现代性和文化整合的趋势中发挥巨大影响的思想武器。[16]在全球化浪潮与民族国家意识并存的时代,全球化越是铺展,越需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抵御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并贯穿于综合国力的其它组成部分,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它通过激发民智、聚合民气、振奋民心,提高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7],不断推动国家经济、科技等实力的增强,进而推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无数中国人的殷殷爱国心、慷慨报国行,成为我们国家硬实力提升的根本,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窘迫境地到如今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从封闭与半封闭的对外策略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世界体系的边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人民生活经历了由落后贫瘠到安定富足的巨大变迁,中华民族也进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70余年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国家实力的迅猛提升就是爱国力量的鲜明展现,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也因此而更加从容、更有底气。与此同时,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古老文明与当代智慧的有机交融,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把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总之,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诸多奇迹,这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传统。这种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催生了当代中国的巨变,也铸成了国家日益强盛的文化与精神实力。

(二)爱国主义预示出民族复兴的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在爱国主义的语境中提出了“中国梦”,其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随后这一表达引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19]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把爱国主义与民族复兴密切联系起来,既拓展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境界,同时也不断汇聚起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强盛力量。爱国主义既是中国人民颠扑不破的信仰,更能预示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由于近代封建统治的衰微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有着超乎寻常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为了振兴中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朝乾夕惕、自强不息,用110年的时间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用70年的时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40余年的时间实现了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跃升。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0]。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将成为现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里程碑。

实现民族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工程,既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力奋战,又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践行爱国主义的信念与信仰。一方面,未来的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成砥砺奋进的动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越是接近目标,越是任务艰巨,就越需要唤起爱国热情、弘扬爱国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多次论述并一再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21]。因此,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遵循《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丰富实践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教育实效性,让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不断壮大、持续释放。

参考文献:

[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0-01-01.

[2][5]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3]陈来.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J].哲学研究,2019(10):13.

[4]吴潜涛、杨峻岭.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9-14.

[6]温静.论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2):37-42.

[7]吴潜涛.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J].公司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14.

 [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

[9]王艳华、庞立生.世俗时代的信仰何以可能[N].光明日报,2015-02-11.

[10]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1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12][19]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14][2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15]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16]刘建军.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J].教学与研究,2012,(4):9.

[17]尹世尤、沈其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85.

[18][20]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作者: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hahabet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梁祯婕,中国人民大学hahabet博士研究生;来源:hahabet昆仑策网【授权】,原载《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3期)